1. 0839-3260270

国际红十字运动在四川实践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2-09-19 11:08    阅读:9865次

坚持国情实际与国际原则相结合,发挥特色优势
    坚持政府主导与人道助手相结合,服务发展大局
    坚持社会需求与现实可能相结合,拓展成长空间
    坚持本土文化与外来理念相结合,彰显现代文明
    坚持内炼素质与外树形象相结合,提升品牌能级

          ■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红十字运动在四川百年发展征程中,涌现出许多感天动地、彪炳史册的大事。其中,“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书写了国际红十字运动在四川的壮丽诗篇。红十字事业在地震波的强烈冲击下,经受住了新考验,不辱使命;取得了新业绩,成就辉煌;拓展了新空间,大有作为;树立了新形象,深入人心。
以发展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为主线,正确处理中国国情与国际运动的关系、政府主导与人道助手的关系、人道需求与现实可能的关系、本土文化与外来理念的关系、内炼素质与外树形象的关系,是红十字运动在四川实践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国情实际与国际原则相结合,发挥特色优势

将各国实际情况与国际普遍原则相结合,是红十字运动生存发展的基础,揭示了中国国情与国际红十字运动之间的关系。红十字运动只有与各国具体情况相结合,才能有力、有效地推进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普遍发展。

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中国红十字会充分发挥“全国红会是一家”的特殊优势,动员各省市区红十字会对口援建四川灾区;充分利用党政领导作为红会名誉会长、会长的政治优势,积极动员和利用政府资源,发挥人道救助的乘数效应;充分利用“红十字会法”的法律保障优势,积极推动防灾救灾、卫生健康的法律制度建设和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党和政府人道工作助手的优势,将红十字事业纳入“五年规划”,获得各级政府全面支撑;充分利用民间外交的优势,积极争取外援,学习国际经验,提升自身能力。

坚持国情实际与国际原则相结合,发挥特色优势,就要把红十字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府主导、红会组织、公众参与、国际支援”格局下,共同筑起人道主义平台,使红十字会真正成为我国党和政府人道工作领域的得力助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和民间外交的重要渠道。

二、坚持政府主导与人道助手相结合,服务发展大局

政府主导与人道助手相结合,揭示了政府与红十字组织之间的关系,是红十字运动发展壮大的关键。围绕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才能凸显红十字会职能,放大其功能作用。
抗震救灾中,四川省红十字会率先到省政府请战,主动配合政府开展紧急救援大行动,成为抗震救灾的重要主体,充分践行了人道主义理念:第一时间向全社会发出紧急救援呼吁;第一时间协调、接受国内外搜救队和医疗队来川开展救援工作;第一时间组织规模庞大的红十字志愿者队伍参与救灾。在灾后重建阶段,紧紧围绕“建设美好新家园”工作大局,将本系统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与政府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紧密衔接,确保重建项目规范有序实施。

坚持政府主导与人道助手相结合,服务大局,就要善于在政府整体工作中寻找拾遗补缺的契机,捕捉并拓展更多发展机遇和空间;就要积极参与政府统筹安排,放大人道主义力量;就要尊重政府行政理念,善于在政府推动的相关工作中注入人道主义元素,做到帮忙不添乱,努力争取政府支持。

三、坚持社会需求与现实可能相结合,拓展成长空间

社会需求与现实可能相结合,揭示了人道期待与红十字自身作为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环境支持。只有准确把握人道需求和现实条件,体察民情,努力作为,才能真正拓展红十字的生存发展空间。地磅

为了准确把握灾后的民生需求,红十字会深入基层,走村串户,制定了科学的重建方案和工作原则,将支持重点确定为灾区最急需的人道援助:支持对房屋全部倒塌或严重毁损村寨的农房重建,支持重建村卫生站和村民活动室,援建乡镇卫生院、乡镇学校及社区防灾减灾设施,开展心理援助、防灾避险知识普及、改水改厕、健康教育等项目。红十字会的重建项目在政府与市场的薄弱环节和空白点开拓空间,既发挥了自身优势,又紧扣民生,效益显著

坚持社会需求与现实可能相结合,拓展成长空间,就要准确了解最需要帮助的易受损人群,准确预测和把握人道需求的特点;准确分析现实社会所能够提供的支持条件,积极争取资源;在需求中把握方向与机遇,在现实中寻找动力和接点,拓宽路径,争取空间。

四、坚持本土文化与外来理念相结合,彰显现代文明

本土文化与外来理念相结合,揭示了中华文化与人道主义价值观之间的内在渊源,是弘扬红十字文化的重要路径。本土文化,就是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民族精神之魂;外来理念,就是“人道为本、博爱为怀、奉献为荣”的人道主义价值观,是现代慈善之核。“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三千多年前,中国的《周易》就将“仁义”作为人道的核心,有力地证明,人道主义传统在我国自古有之。

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过程,是传统美德被进一步诠释与深化的过程,是红十字精神引起广泛共鸣与认同的过程,更是抗震救灾伟大精神大爆发与大感召的过程。大灾袭击四川,大爱汇集四川,全国红十字系统共接受汶川地震救灾款物199亿元,四川红十字系统共接受爱心捐赠64.3154亿元,四川各级红十字会募集的款物超过了建会以来历年募集款物的总和。三年来汇集的爱心捐赠,仅账单票据就达500余公斤。广大志愿者不分国籍、不分种族,从天南海北、四面八方潮水般涌入四川,仅国(境)外红十字组织援建项目就达515个、援建资金达12.1亿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本土文化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中外共同救援、共同援建中互动激荡、水乳交融。

坚持本土文化与外来理念相结合,弘扬时代精神,彰显现代文明,就要将人道精神与传统伦理相结合,将现代公益理念与传统文化精髓相统一,将红十字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对接,凝结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红十字文化。

五、坚持内炼素质与外树形象相结合,提升品牌能级

内炼素质与外树形象的关系揭示了红十字运动“一体两面”的内涵,是提升红十字运动品牌效能的关键。内炼素质关系红十字运动的持续发展与潜力释放,外树形象关系社会公众对红十字运动的评价与认可,二者高度协调统一,才能提升红十字的品牌能级。

繁重的救灾重建任务既是巨大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四川省红十字会化危机为机遇,既圆满完成救灾重建的伟大任务,又抓住了千载难分的机遇,有力地提升了自身能力。排山倒海的工作量,提高了队伍的战斗力;数额巨大的捐助资金,提高了资金管理能力;众多的援建任务,提高项目管理能力;频繁的对外合作与交流,提升了国际运作能力。特别是提升了红十字会在民众中的形象。红十字会以援建项目为阵地、以重大事件为契机、以人道精神为内容,积极开展红十字品牌和理念宣传。着力把每一个援建项目都打造成传播人道精神的丰碑和博爱品牌的阵地,最大限度地提升援建项目的公益形象。2011年省红十字会承办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举办的“汶川地震三周年纪念系列活动”,向社会公众和国际国内红十字组织报告三年重建工作的成绩,充分展示了四川“从悲壮走向豪迈”的感人形象和不屈精神。

坚持内炼素质与外树形象相结合,提升红十字品牌能级,既要提高筹资能力,又要提高规范管理能力;既要提高开拓创新能力,又要提高监督能力;既要提高脚踏实地的执行能力,又要提高宣传公关能力;既要提高队伍建设能力,又要提高文化建设能力。

红十字运动在四川的实践经验不仅属于四川省红十字会,更属于中国红十字会,属于国际红十字运动大家庭。经历了汶川地震的能力检阅、思想考验、精神洗礼、境界提升,四川省红十字会将进一步强化使命意识、大局意识和创新意识,抢抓机遇,高位求进,加快发展,替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高扬人道主义精神旗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向着更高水平、更高目标、更高阶段迈进。

执笔:李后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黄进(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研究员)

(稿件来源:中国红十字报2012年9月18日第三版头条)